財經觀察:找回價值投資的自信
股市震蕩調整,全球同此涼熱。
上周四,在外圍市場急速下挫的影響下,上證綜指2638點和2600點兩條防線被接連擊穿,股民在忐忑與焦躁中度過了一個“關燈吃面”的夜晚。有股民調侃,這次A股“國際范”了一把。調侃歸調侃,投資者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A股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與其苦苦祈求跌破2638點后的指數反彈,不如沉下心來積極研究應對,找回價值投資的自信。
在大盤連續幾個月震蕩調整的大背景下,對于上證綜指前次底部區域的2638點,早前便多有聲調稱不破不立,2638點儼然已經成為很多投資者篤信的行情轉折點與分水嶺。事實上,作為一個市場化逐漸完善的資本市場,A股漲跌的彈性都在加大,再生硬套用過去的經驗和數據進行投資判斷,顯然不夠審慎與科學。2638點的破與不破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A股在持續回調后該如何“立”,“立”什么?
2638點以下,投資者的信心比執念更靠譜。寄希望于股市在跌破2638點后便能觸底反彈這樣的投資“玄學”,或是因為市場跌破2638點便灰心絕望,都不如從價值投資的邏輯研究中找回投資信心。
從上證綜指此次跌破2638點的直接原因來看,上周四A股的深度回調更多受到以美股為主的海外市場影響,A股相關上市公司基本面并沒有明顯利空,此次下跌更多是恐慌情緒傳導所致。
不可否認,當前A股市場低迷存在一定客觀原因。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長從量到質的轉變存在進一步確認的空間;另一方面,外部擾動因素影響的隱患仍待消除。但從上市公司基本面和政策預期來看,市場筑底反彈的條件越來越成熟。首先,經過近3年調整,大多數股票價格泡沫已被擠破,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其次,龐大內需拉動的國內經濟持續向好,金融去杠桿使得資本市場隱藏的風險逐漸出清,長線資金的入場信號頻頻顯現。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短線的調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資者在市場磨底過程中失去信心與方向。優秀的投資者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勤奮地研究外,還需要保持一顆冷靜的心。A股今年以來多次探底,日前又創下歷史新低,市場風險已經釋放得較為充分,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一味地悲觀,只會擾亂心態,進而出現投資決策失誤。
面對考驗,更應堅守心中的信心火種。就A股而言,這種信心不是盲目的、過度的,而是建立在深入研究與審慎判斷基礎上的對價值投資的認同。可以看到,當前A股規范化、市場化與國際化正在加強,上市公司質地在大浪淘沙中逐漸向好。應懷揣價值投資的自信,在穿越牛熊的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