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載砥礪前行展鴻圖 而立年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1990年,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以此為標志,中國資本市場正式建立。到今天,資本市場已至而立之年。30載篳路藍縷,30載砥礪前行,資本市場在改革中前進,在開放中成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28日,“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證監會主要負責人在會上回顧了資本市場30年改革發展的歷史、總結了根植于我國特殊國情市情的市場發展經驗,在面向“十四五”的新起點展望改革未來,提綱挈領地部署了下一階段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
建立和發展資本市場是黨中央深化改革開放、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戰略決策和實踐探索。從“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到“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從“老八股”上市,到4100余家A股公司成為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基本盤”“領跑者”;從服務國企改革,到發揮資本市場對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從開門辦市場,到高水平推動制度型、系統性開放,提升參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從依托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到一整套既符合國際慣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法律規范體系逐步建立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用30年時間走過了境外成熟市場的百年之路,用緊扣國情市情的特色化實踐,走出了亮眼的“中國速度”和“中國特色”。
今天,我國股票、債券市場規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貨交易額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市場基礎制度逐步夯實,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顯著增強,市場主體競爭力穩步提升,雙向開放的深度、廣度日益擴展,市場生態不斷趨好。經過30年改革發展,資本市場已成為與我國經濟體量相匹配、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的重要市場。
回顧30年來路,資本市場取得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及轉型升級的顯著成效,發揮了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完善現代產權制度、普及市場經濟理念等重要功能;完善了改革方法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通過改革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不斷破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堅持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不變改革方向,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競爭力顯著增強,市場雙向開放水平不斷提升,法治根基逐漸夯實,監管和治理效能持續改善。
而立之年的資本市場,已是國家經濟、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居民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管理個人財富的重要平臺,正日益成為市場化配置要素資源的主戰場。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不斷形成、鞏固,社會各界對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共識已十分明確,30周歲的我國資本市場正迎來又一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完善層次結構、完善基礎制度,是資本市場30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高質量發展、高效率發展,是鋪展于資本市場改革之路上的歷史新起點。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成為新時期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所肩負的重要使命。各界普遍認為,當前,勇擔使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強基礎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全面深改,不斷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率。
證監會主要負責人指出,緊緊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著力于推動一系列改革發展重點工作,包括形成功能互補、有機聯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并以此為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牢牢守住風險底線,加快監管職能轉變等。
30載砥礪前行展鴻圖,而立年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2020年這一時間節點,既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資本市場開啟下一個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之路的起跑線。可以預期,朝向高質量發展啟程的我國資本市場,必將以更堅決的勇氣踐行改革、以更務實的舉措取得成效、以更出色的能力擔當使命,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