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加快組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技術創新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將重點關注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在新發展階段,要堅持重大高端技術裝備自立自強,加快組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技術創新平臺,進一步提高我國重大高端技術裝備研制能力,以自主研發打造國之重器,以創新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瞄準關鍵技術
劉明忠表示,高端裝備制造自主可控既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更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全球競爭力的必要之舉,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要實現自主可控。
“當前我們存在的短板還十分突出,特別是缺乏集共性技術研究、中間試驗、工程化應用及產業孵化于一體的創新平臺,涉及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的高端材料‘卡脖子’技術問題日益突出,裝備制造業全鏈條協同發展不暢,產學研用融合度較淺等,這將嚴重制約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劉明忠說。
劉明忠表示,急需建設國家大型鑄鍛件技術創新中心,形成滿足產業創新重大需求、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攻克轉化一批高端重大裝備制造產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這對推動裝備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劉明忠建議,立足裝備制造業基礎能力,依托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特色主導產業,加強我國重大高端技術裝備研制能力建設,支持中國一重集團籌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極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以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協同推進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有效打通延伸產學研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的綜合性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快提升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基礎材料研發制造能力,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基層創新體系
中國一重集團是由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之一,是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重大裝備材料研發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近年來,中國一重集團堅持深化改革,深入推進自主創新,不斷探索建立了“4451”基層創新體系,取得了豐碩成果。公司2020年累計完成基層創新課題500余項,入選國務院第三批雙創示范基地,獲評“2020中國工業創新示范企業”。
劉明忠表示,從實踐看,充分調動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科技創新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發揮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作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隱憂。“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操作,重裝備、輕技工”的現象普遍存在。科技創新不僅需要大批技術專家,也需要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和能工巧匠。
對此,劉明忠建議,進一步促進技術人才與技能人才融合發展,重點建平臺、抓載體。中國一重探索推行的“4451”基層全員創新體系,其中包括組建勞模、黨員、青年、黨外人士、技能大師等先進人物帶頭的五類創新工作(活動)室,同時與上下工序間成立創新聯盟,開展聯合攻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加強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高校、院所溝通合作,如聯合成立創新聯盟、“校企協作創新平臺”等,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此外,增強職業教育、技工教育的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引導職業技術院校和技工教育學院辦學方向,與企業實際人才培養和需求有效銜接,推行“校企1+1結對戰略合作”“訂單式培養”;同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特別要向各院校招生困難的專業傾斜,例如鍛造、冶煉、鑄造、熱處理、焊接等專業,確保裝備工業、基礎產業技能人才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