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中證網訊(記者 王舒嫄)自然資源部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陸昊10月29日表示,從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下稱“三調”)的成果來看,目前雖然守住了國家確定的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也完成了國家規劃所確定的2020年18.65億畝耕地保有量的任務,但耕地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
陸昊表示,自然資源部準備出臺一攬子措施,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一是不斷完善耕地保護的法律制度。對過去空缺現在又急需的規則要進行補充,對過去規則中只有原則性規定的要求要進行細化,對過去一些不適用、不符合當前實際的條文還要進行修正,所以補充、細化和修正使各項法律規定要更加科學、簡明、可操作。在新的法律法規出臺前的過渡期,準備及時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
二是科學確定目標,強化責任考核。當前,自然資源部已經選擇了五個省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和三條控制線劃定,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和耕地保護紅線的劃定試點工作。要充分暴露各種矛盾分歧,明確矛盾處理規則。要實事求是并帶位置下達各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任務。通過五級規劃,上下貫通,一定要使國家的"數"、省里的"數"與市、縣的"圖"和"線"能夠吻合,真正做到保護目標科學,然后才能把責任真正強化起來。
三是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按照現行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耕地主要用于糧棉油糖菜等農產品生產,而且明確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等,這些規定要嚴格認真地執行。下一步,還要結合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在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方面完善操作管理規定,也就是既要管"非農化",也還要注意管理"非糧化"問題。
四是堅持完善占補平衡。實事求是的落實占補平衡任務,縣域內確實無法補充耕地時,可以在省域內補充,同時嚴格跨省補充耕地。嚴格補充耕地核實的認定,自然資源部將所有通過驗收的補充耕地項目逐地塊的"上圖入庫",在網上公開,接受全社會監督。
五是強化執法監督。一方面多用技術手段,通過每半年一輪次的遙感監測發現問題線索。另一方面要動真格,在非法實質性占用耕地方面要毫不手軟,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