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首席科學官朱濤:持續鼓勵創新疫苗研發
全國政協委員 朱濤
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首席科學官朱濤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建議,進一步優化疫苗等藥品緊急使用相關審批流程,持續鼓勵創新疫苗研發。
健全配套機制
朱濤認為,我國對疫苗等藥品緊急使用的立法缺乏對應的上位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性事件應對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均未提及緊急使用的相關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中對緊急使用授權的啟動條件、授權原則、評估程序等細節內容抽象、模糊。雖然在我國藥品監管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已經設立了特別審批、突破性治療、優先審評審批、附條件批準等藥品審評審批的通道,但在法規條文表述、監管、評審具體流程、配套機制等方面,仍與緊急使用的概念有一定差異,具體到實際操作領域很難借鑒。
朱濤稱,緊急使用的啟動、終止和實施范圍應固定化、流程化,進行細致的規定來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朱濤建議,衛生健康管理以及藥監等相關部門,在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其他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緊急事件時,應盡快健全配套機制,從研發、生產、銷售多環節多角度鼓勵醫藥企業勇于承擔公共衛生責任。
朱濤認為,應進一步探討在資源配置、使用和與市場匹配方面政府可發揮的各項作用,靠前指揮。例如在研發階段,對于有可能納入緊急使用藥品或疫苗采用“政府出題、企業答卷”的揭榜掛帥模式,設立穩定的資金支持與采購量價約定,鼓勵研發動力,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
在生產準備階段,為確保納入緊急使用后的有效供給,政府與優質藥企展開合作,對于關鍵性物料建立國家級儲備庫,根據企業實際生產需要調配,協同解決突發性的藥品短缺問題。
在納入緊急使用的藥品或疫苗上市后,出臺明確的緊急使用藥品損害賠償方案,引入第三方保險機制,降低公眾風險和接種猶豫。
完善公眾健康免疫屏障
“目前公眾對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等名詞的認知有所提升,但對疾病預防及疫苗接種知識了解仍普遍不足,存在一定誤區!敝鞚Q。
朱濤建議,應提升公眾自身防護意識,塑造疫苗行業良好、正面形象。為了公眾能夠更加理性看待疫苗作用,科學認知疫苗價值,繼續加強疫苗的科普教育宣傳是關鍵。應當在全國各級醫療機構以及相關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減少公眾接種疫苗心理負擔,提高疫苗接種率,完善公眾健康免疫屏障。
朱濤表示,疫苗行業是長周期行業,一款疫苗的成功問世,往往需要研發團隊8-10年持之不懈的探索和試錯,與資金成本相比,時間成本的消耗更是驚人。過去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考慮適當予以保留,在確保生物制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助力企業發展。
此外,朱濤建議,通過積極政策引導,鼓勵創新疫苗研發,推動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地重視疫苗相關技術、人才、資金儲備,助力中國疫苗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