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弘揚工匠精神 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 鄒彬
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一步服務產業工人轉型,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推動‘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制造大國’向‘質量強國’轉變具有重要作用。這需要政企兩個主體長期共同努力,在政府主導下,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尊崇質量,創造質量,共享質量。”
他建議,加強新時代工匠人才的培育,進一步落實國有企業辦職業院校的相關激勵政策。在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藍圖已經繪就。應進一步發揮國有大型央企辦學的特色和優勢,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立國企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投入機制,開設生均經費撥款財政專戶,參照國家生均財政撥款水平進行撥付,引導國有企業辦職業院校積極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鼓勵大型企業辦好企業大學,助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管理人才、高技能產業大軍,培養培育好門類齊全、體系完備的專精特新工匠人才。
鄒彬認為,推進裝配式產業升級發展,形成全產業鏈集成優勢,是落實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培育的一項開拓式探索。作為新興產業,裝配式產業體系的保障措施需進一步加強:一方面技能認證體系建設不完善,導致產業工人向上發展的空間有待進一步擴展;另一方面,政策支撐、社會認可度不足,導致企業規模擴展受限,約束了產業工人的就業規模。
針對以上問題,鄒彬建議,加強新時代工匠人才就業導入,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加快建筑工業化,把工地搬進工廠,讓新一代民工學有所用、“以戰代練”,進一步從實踐中提高農民工技能水平。
鄒彬還認為,要加強新時代工匠人才保障,進一步營造發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他建議,由政府主導,在市場競爭中提高質量的準入門檻,產品和服務優質能優價,優則勝、劣則汰,進一步完善技工等級晉升制度、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建立學歷、技能證書互認制度,加大對工匠人才的權益保障。同時,提高工匠人才的公共服務水平,在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增強獲得感歸屬感。
同時,鄒彬建議國家、政府多搭建類型豐富的技能大賽平臺,讓各行各業的人才涌現出來,并給予相應的榮譽,讓社會上尊重技能人才、產業人才的共識得以形成并蔚然成風,形成工匠文化展示成果,進一步營造關心關注工匠人才、注重質量品牌的社會氛圍,著力提升工匠人才的社會地位,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過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工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