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價值投資
書名:《價值》
作者:張磊
出版社:堪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A股市場有很多炒短線賺快錢的參與者,很多人說價值投資在中國是無效的,但張磊帶領高瓴資本用過去15年的實踐證明,以長期主義為導向的價值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不僅是有效的,而且可以碩果累累。
《價值》一書的意義在兩個方面。首先,它發展和完善了價值投資理念,提供了更高層次、與時俱進的價值投資參考范本。其次,把價值投資理念更好地與中國資本市場實踐相結合,與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速度相結合。
什么是價值投資
大體上說,價值投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格雷厄姆式的靜態價值投資,賺市場低估的錢,用優秀的價格買普通公司。因為“市場先生”情緒不穩定,在過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之間搖擺,報出的價格與企業的內在價值偏差較大,這種市場錯誤定價導致的低估值為投資者提供了超額收益。
第二種以巴菲特為代表,賺企業長期成長的錢,更看重企業的高品質和未來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更強調好生意的“護城河”,寧可用普通的價格買優秀的公司,也不愿用優秀的價格買普通的公司。
第三種代表就是高瓴資本,不光強調靜態的低估值或者靜態的“護城河”,而是更看重企業動態的“護城河”和企業的進化力,更看重企業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甚至有時候親自參與企業價值的創造,幫助企業完善戰略和科技賦能,改變企業的增長曲線和增長空間。
高瓴資本對藍月亮、百麗的投資就是很好的例證。2010年,高瓴資本以4500萬美元投資藍月亮,推動其勇敢拓展新品類,抓住中國市場從洗衣粉升級為洗衣液的大趨勢,最后藍月亮打敗跨國公司成為中國洗衣液第一品牌。2017年,高瓴資本私有化百麗,當時百麗鞋業正處在衰落期,但龐大的線下零售網絡和用戶群體仍有價值,高瓴通過科技賦能,幫助其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成功實現轉型和升級。
更重要的是,高瓴資本不斷與時俱進,在生物醫藥創新、互聯網、高科技等各個領域,他們能夠在行業仍處于萌芽階段時,就迅速選定優質賽道、優秀的企業家,在發展的初期參與企業的孵化并幫助企業一起創造價值。
2015年,我曾與張磊一起出國訪問,期間張磊組織了一批國際領先的生物學家、醫藥學家開了一個閉門研討會。那時候,國內投資界還未認知到PD-1是何物,而張磊已經看到腫瘤免疫治療的巨大前景,并和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們開展專業、前沿的學術研討,開始布局中國最優秀的創新藥企業。最典型的案例是百濟神州,高瓴資本第一輪投資時估值不到1億美元,連續投資了8輪,百濟神州目前市值已達200多億美元,創造了中國醫藥創新史上的多個第一。
投資于變化
許多傳統的價值投資者是投資于不變的“護城河”,而高瓴資本的特點卻是投資于變化。張磊強調要用動態的眼光去理解企業的品質,只有經得起時間檢驗、在大風大浪中依然競爭地位穩固的,才是最深厚的“護城河”。他能夠深刻地理解產業的變化,擁抱創新,不斷發展和豐富價值投資的框架。他的投資框架是一個演變的過程,最初聚焦“人和生意”,之后增加了“環境”的影響,又衍生了“組織”這一維度,充分體現了化繁為簡的概括力和與時俱進的進化力。
張磊常說:“Think long,think big.”“Think long”是長期主義,而“Think big”是一種偉大的格局觀。“Think long” 和 “think big”其實都是以“think deep”為基礎,以深度研究、深度思考為出發點的。通過深入研究,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紛繁復雜、隨波逐流的資本市場中,解析和重構一個條理分明、充滿邏輯的世界。高瓴資本的研究其實是以終為始的,在事態發展的早期,就有終局思維。他們追本溯源,把握行業的來龍去脈,在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通過對各國數據、案例對比分析,總結出“產業生態、物種演化”的邏輯和規律,從而進行前瞻性布局,投資于變化。
張磊曾經在高瓴資本創辦的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的課堂上,講授過《從新零售的前世今生看創新變革》,總結了他十幾年的零售業投資經驗,列舉了美國、德國、土耳其、波蘭、日本等國的零售發展史,分析了不同國家出現的不同零售業態和領導企業。2010年張磊投資京東時,一次投入3億美元,舉重若輕的背后,其實有著經年累月的長期積淀做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