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攝/本報記者 車亮)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 彭揚)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的戰略,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培育壯大動力源,有效對沖疫情影響,重點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2019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8.5萬億元、23.7萬億元和11.4萬億元,占到全國的比重達到44%。這三大動力源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要實現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這三大動力源的引領作用。一是著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制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導和倒逼政策體系,加快推動雄安新區的重大項目建設,盡快拉開建設的框架,給北京城市副中心“量身定制”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二是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是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圍繞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盡快把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上海自由貿易區新片區等重點區域抓出成效。
第二,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大中央資金對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的支持力度,共同完善共抓大保護的機制,加快培育一批先進的制造業集群。另一方面加快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抓緊編制和報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形成“1+N+X”的規劃政策體系,即一個總的規劃、N個相應的局部或專項規劃,再加上X的政策體系,實施一批重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第三,努力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重點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打造陜西等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由于“一帶一路”建設,包括中歐班列的開通,西部很多地區成為了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加快補齊西部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這些深度貧困地區的發展短板。二是深入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東北全面振興重點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平臺。三是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組織實施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同時要出臺并推動實施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四是繼續支持東部率先發展。充分發揮東部地區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出臺發展海洋經濟和加快海洋強國建設的政策措施。
第四,充分發揮功能平臺的引領作用。建立完善國家級新區的“1+N”政策,實施重點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平臺及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國家級新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