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培育打基礎 產業服務有保障
作為我國重要的短纖生產和消費地,以江浙滬和福建為核心的東南沿海地區聚集了大量的短纖上下游企業,也是短纖期貨市場培育的“重鎮”。在短纖期貨上市之際,廈門和上海兩地已經成功舉辦了兩期短纖期貨分析師培訓,旨在通過課程教學、實地調研的方式,培養一批素質過硬的期貨分析師團隊,提升服務聚酯產業鏈的能力。
事實上,不論是對分析師還是對聚酯企業來講,期貨其實并不陌生,PTA期貨已為短纖期貨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業內人士看來,短纖期貨上市后在服務聚酯產業方面將大有可為。
市場培育對于一個新品種而言至關重要,能夠幫助參與者“掃盲”、加深分析師對產業的認識、提高企業對期貨的運用能力。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在短纖期貨上市前期,鄭商所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行業研討、調研論證等工作,支持會員開展線上線下的宣傳培訓活動,同時開展分析師培訓,加強行業力量。
“通過在廈門和上海兩地舉辦兩期分析師培訓,全方位加深分析師們對聚酯行業的認識和了解。”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交易所將繼續做好短纖期貨的市場培育工作,制訂一系列方案,讓分析師、投資者及產業企業多角度了解并熟悉短纖期貨。
“最近兩年因PTA價格大幅波動,部分之前從未參與過期貨的短纖企業飽受原料價格大幅上漲之苦,為解決原料端的風險,企業開始積極主動地了解期貨套期保值,并逐步嘗試參與PTA期貨。”信達期貨分析師韓冰冰說,目前不少短纖企業已經參與PTA期貨,并且期待短纖期貨的上市。
“當前,行業內外很多人已經熟悉了PTA期現業務,比如PTA點價交易,將來短纖現貨交易也會參考期貨主力合約進行基差點價。基差點價交易解決了上游想賣高價、下游想低價采購的矛盾,實現了多贏局面。另外,短纖企業在下游需求低迷和庫存增加的情況下,也可把貨注冊成倉單拋給套利商,解決了銷售出路。”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貿易事業部總經理朱少偉說。
中銀國際期貨分析師曹擎表示,短纖行業目前其實是成本定價模式,由于上游企業多數已經在PTA期貨上熟練操作過,對于如何使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非常了解。在短纖期貨初上市時,這些企業對其接受程度可能較高,短纖與PTA期貨的套利也會比較活躍。
“基于聚酯產業鏈有較好的期貨基礎和認知,短纖期貨上市后又將進一步豐富聚酯產業鏈期貨品種,品種間豐富的套利機會將吸引一部分投資者參與,短纖期貨的市場參與度值得期待。”一德期貨分析師鄭郵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