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公司積極挖掘成長機遇
近日,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積極通過購買資產、開展新業務、投資設立子公司等方式尋找成長機遇。分析人士表示,這有助于完善北交所上市公司業務體系,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競爭力。
拓展新增長點
部分北交所上市公司根據整體發展戰略布局,積極把握產業機遇,拓展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
利通科技9月7日公告稱,公司擬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漯河利潔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市政管網疏通業務。新公司擬注冊資本1000萬元,其中公司擬認繳出資600萬元。
利通科技表示,開展市政管網疏通業務是公司基于產品戰略和發展規劃作出的審慎決策。一方面,此舉有利于公司超高壓清洗軟管業務的拓展,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市政管網疏通業務是每個城市面臨的現實問題,整個市場前景預期良好,如能順利開展相關業務,不僅能提高公司終端市場服務能力,還能與公司現有超高壓清洗軟管形成較好的協同效應,將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積極影響。
利通科技主要制造產品有液壓橡膠軟管及總成、工業橡膠軟管及總成、混煉膠、連接件。如公司所言,新業務能助推公司由單一產品制造向“產品制造+工程服務”業務模式轉型。
昆工科技9月6日公告稱,公司擬與昆明市晉寧區二街鎮人民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合同書》,并以全資子公司晉寧理工恒達科技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投資建設“昆明市晉寧區大容量鉛炭長時儲能電池板柵及儲能電池項目”,項目計劃投資額約10億元;擬與曲靖市麒麟區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并以云南理工恒達新能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投資建設“麒麟區新型鉛炭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項目,項目計劃投資額約12億元。
昆工科技以節能降耗電極新材料及電極產品為主業,下游客戶主要為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公司表示,投資新業務是公司實施新能源產業戰略的重要布局,也是公司駛入新能源賽道的重大機遇,是公司經營業務長遠發展的需要。項目建成后,能夠使公司快速進入儲能電池行業,并具備大容量鉛炭長時儲能電池規模化生產能力和極具效應的市場推廣基礎,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現有電極材料業務,同時開拓新的業務領域。
擴大業務布局
繼追加不超過4800萬元為核心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驗證項目提供設備采購等方面支持之后,凱德石英9月7日公告稱,擬收購沈陽芯貝伊爾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芯貝伊爾”)70%股權,交易價格為6100萬元。這是公司根據業務發展規劃做出的經營決策,目的在于擴大經營規模、拓展市場份額、優化客戶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
凱德石英與芯貝伊爾業務協同。前者主營業務為石英儀器、石英管道、石英舟等石英玻璃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作為下游企業的生產耗材,廣泛應用于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領域、光伏太陽能行業領域及其他領域。后者主要為國內半導體設備制造廠商、LED外延及芯片生產基地、微電子公司研發及生產石英制品。
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芯貝伊爾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01萬元、2235萬元,分別實現凈利潤881萬元、783萬元。截至6月底,其資產總額、凈資產分別為3798萬元、2451萬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除了通過收購資產的方式擴大業務布局之外,8月下旬以來,海泰新能、奧迪威、蓋世食品、天潤科技等多家北交所公司擬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借此擴大主業。
海泰新能加碼光伏組件業務。公司9月7日公告稱,擬出資1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曹妃甸海泰新能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為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的技術研發、制造、銷售。本次投資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和戰略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奧迪威8月29日公告稱,為促進公司在先進材料及換能元器件方面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擴大業務布局,擬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設立全資子公司,第一期投資金額為5000萬元。該子公司主營業務為“先進材料、電子元器件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