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產業增長新動能 資本市場新熱點浮現
“科技創新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的根本出路,更是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支撐。”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對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感觸頗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對此,產業界備受鼓舞,積極擁抱科技自立自強,尋找“硬科技”資產謀篇布局。
持續深挖前沿技術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兩類詞語頻頻出現。
比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OLED、Micro LED等新型顯示具有技術門檻高的產業特征,尤其需堅持自主創新,持續深挖前沿技術,實現更多從零到一的突破。”維信諾董事長張德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我們以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為驅動,重點攻堅‘種業芯片’。”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今年的政策引導性更強了,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新導向、新動力,是真正為企業科技創新護航開路。”張天任說。
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離不開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及制造業的改造與賦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我們調研顯示,大量中小企業人士,無論是制造業、流通行業,還是服務行業,他們對數字化的訴求非常明確。”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介紹。
隨著政策加碼,企業動力更足了。“政府工作報告對產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出了要求。”張天任表示,公司將深度推進企業數字化迭代升級。
數字產業機遇隨之而來。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道路有助于挖掘經營主體市場需求,釋放經營主體市場活力,傳統行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將為數字經濟產業帶來更大增長空間,利好大數據、人工智能、軟硬件、5G、云計算、IT服務、網絡安全等信息產業。
科技創新助力糧食安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抓好油料生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西部證券分析師熊航表示,隨著種子法落地及轉基因安全證書陸續頒布,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將不斷加快。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需各方居安思危、開源節流。劉永好介紹,去年年初,新希望集團提出開展“節糧專項行動”,通過育種、飼料配方、養殖方式優化,爭取每年飼料使用綜合效率有所提升。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表示,蒙牛集團將全面增強供應鏈安全性和自主性,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