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低碳消費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代表委員表示,在新發展理念和“雙碳”目標指引下,綠色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建議打造綠色生產體系,構建綠色產業安全生態,通過加大對低碳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強綠色產品標準認證體系建設、加大對低碳產品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暢通低碳消費,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促進低碳消費 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本報記者 張冉 羅京
全國政協委員 丁世忠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我國在促進低碳消費工作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但仍然面臨企業綠色轉型成本管控與短期經營效益存在矛盾、“綠色產品”標準不統一等方面的問題。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提出四點建議:完善企業綠色生產的經濟激勵政策;加強綠色產品標準認證體系建設;打通信息渠道,建立綠色產品發布與選用平臺;強化對個人綠色行為的正向激勵。
2022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部門共同發布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費得到有效遏制,綠色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綠色消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產品成為市場主流。
“對于行業、企業而言,抓住低碳消費的轉型機遇,豐富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創新低碳消費場景,深挖低碳消費市場潛力,將為自身發展帶來廣闊前景!倍∈乐冶硎荆环矫妫苿泳G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強,綠色低碳已成為產業發展新方向;另一方面,居民低碳消費理念逐步普及,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加關注自身消費所帶來的生態和社會影響,低碳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在此背景下,豐富綠色產品服務供給,創新低碳消費場景,深挖低碳消費市場潛力,不僅有助于提高產業和經濟的綠色低碳競爭力,也將為創新綠色產品和商業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有效方式。
近年來,安踏集團在引領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面做了多項嘗試。從2015年開始,安踏集團連續7年發布ESG報告,主動披露自身環境影響,持續加強碳排放管理。同時,安踏集團攜手環保組織共同推動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及供應鏈轉型,在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中聯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與環境壓力;開發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產品;聯動億萬消費者為地球發聲,共同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對于安踏集團來說,環保是綠色發展永恒的主題,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但丁世忠認為,讓低碳消費成為生活主流是整個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需要有可行的配套措施和合理的激勵機制。
丁世忠建議,出臺政府綠色采購,綠色金融、信貸和補貼等政策,助力企業在技術創新、材料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綠色生態圈建設等方面獲得更多資金支持,讓生產者能夠從綠色發展中獲得收益,營造鼓勵低碳消費的市場環境。
針對市場“綠色產品”標準不統一、缺乏權威認證、消費者無權威渠道識別和購買綠色產品等問題,丁世忠建議加強綠色產品標準認證體系建設!巴七M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是構建綠色市場體系、引導綠色生產和低碳消費的重要推手!倍∈乐艺J為,加快開發綠色產品標準、不斷拓展產品目錄范圍、加強認證的權威性,這樣企業和監管有規可依,消費者分辨綠色產品和服務也更容易。
丁世忠建議,探索建設全國性或區域性的低碳消費信息平臺,定期發布經過權威部門認可的綠色低碳產品清單或者購買指南,有助于幫助機構和消費者辨別綠色產品。例如,鼓勵和指導制造企業、線下商場、電商平臺建立綠色產品購買指南或綠色產品專區,加強綠色產品集中展示和宣傳。
引導低碳消費方面,丁世忠提出,強化對個人綠色行為的正向激勵。除了持續加大低碳消費理念宣傳,還應強化制度建設,激勵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和服務。丁世忠建議,加快解決碳普惠制度發展的制度和技術難題,強化頂層設計、低碳場景和碳普惠方法學研究以及數據聯通等,讓低碳消費行為顯性化,可查詢、可追溯、可轉化為收益。
全國政協委員、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杰:以綠色消費升級帶動制造升級
本報記者 董添
全國政協委員 洪杰
全國政協委員、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杰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中國消費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將是綠色消費,即以綠色消費升級帶動綠色制造升級,建議通過加大對綠色低碳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綠色低碳消費、規范市場管理、加大對低碳產品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暢通綠色消費。
積極推進綠色建材下鄉
洪杰認為,推動綠色建材下鄉,既能落實國家“雙碳”戰略,與國家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契合,又能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讓鄉村人民享受健康綠色建材,擁有更美好生活,進而推進鄉村振興。因此,三棵樹一直在積極推進綠色建材下鄉的相關工作。
洪杰介紹,2022年3月,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啟動,浙江、山東、天津、四川、福建、湖南、廣東等先后成為試點地區,引導綠色建材生產企業、電商平臺、賣場商場等積極參與活動,通過消費券、企業貼補形式,鼓勵居民購買綠色產品。在綠色建材下鄉首批公布的《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產品清單及企業名錄》中,三棵樹內外墻涂料、地坪漆、小森板、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等多品類產品首批列入。目前,三棵樹已有三百多個產品獲得綠色建材產品認證。
談及綠色建材下鄉的銷售特點,洪杰對記者表示,和正常銷售相比,綠色建材下鄉的銷售渠道沒有太大變化,主要也是通過推進會、家居賣場促銷以及電商專場活動等形式和渠道銷售。產品方面,綠色建材產品認證技術委員會對綠色建材下鄉產品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滿足綠色環保相關條件,且列入《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產品清單及企業名錄》的產品,才能參加綠色建材下鄉活動。
“試點活動是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建材消費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鼓勵企業、電商、賣場等讓利于民,但這種補貼缺乏剛性,可能不利于價格相對更高的綠色建材在農村市場的銷售!焙榻軐τ浾弑硎,“今年兩會,我準備了關于完善舉措、深入推進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的提案,里面就包含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的建議!
加快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我今年的好幾個提案都和綠色環保相關,比如我認為未來中國消費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將是綠色消費,即是以綠色消費升級帶動綠色制造升級,因此建議通過加大對綠色低碳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綠色低碳消費、規范市場管理、加大對低碳產品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暢通綠色消費;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完善組織實施、加大對民族品牌扶持等措施,深入推進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洪杰說。
在洪杰看來,建材行業通過推動綠色節能建筑建設,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推動整個建材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以新技術、新產品為核心,降低建材行業的能耗,提升產品性能,共筑國民未來美好生活。
“以節能建筑為方向,通過更加科學的結構設計和利用更節能的建材產品,最大限度減少未來建筑的能源消耗。建材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更多低碳保溫節能產品,不斷迭代高碳產品,并引領上下游產業鏈綠色化、低碳化。建材工廠向低碳工廠轉變,通過工藝改進,用更低能耗設備和工藝生產產品;并參與屋頂光伏改造,用更多的綠能來生產。”洪杰對記者表示。
除需要政策指引、企業積極響應外,洪杰認為也需要提升國民意識,鼓勵全民參與。只有這樣,行業轉型才能更快、更理想。
“三棵樹一直在積極推進建材行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施‘雙碳’目標。2022年初,三棵樹成立了‘雙碳’工作領導小組,我擔任組長,并主持制定了公司‘雙碳’戰略規劃。在家裝、工程領域,都以身作則樹立行業標桿!焙榻軐τ浾弑硎。
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董事長邵長金:構建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
本報記者 董添
全國人大代表 邵長金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董事長邵長金將重點關注綠色產品生產體系的打造和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的打造。邵長金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通過發展聚乳酸纖維推動生物基降解材料,以持續科研為依托,努力實現用可再生植物纖維替代進口纖維素原料,打造中國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
發展生物基化學纖維產業
“今年的建議主要與綠色低碳發展有關。一個是根據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塑料污染形勢,希望能夠發展聚乳酸纖維推動生物基降解材料。另一個是和纖維領域相關,打造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希望以持續科研為依托,努力實現用可再生植物纖維替代進口纖維素原料,打造我國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進一步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鄙坶L金說。
在邵長金看來,紡織工業是我國在全球居于領先位置的五大產業之一,紡織工業在繁榮市場、國際收支平衡、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化學纖維和棉花是紡織工業最主要的兩大原料,化學纖維占比超過80%。高品質原料的穩定供應是紡織行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邵長金希望能夠擴大粘膠和萊賽爾纖維規模,解決合成纖維對化石資源進口依賴程度高、不可自然降解等問題。在布局萊賽爾纖維等生物基纖維產業的同時,他還建議同步布局溶解漿等原料的供應。
“近幾年,粘膠纖維和萊賽爾纖維的產能不斷擴大,對溶解漿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國溶解漿進口依賴度不斷提高,這對產業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為了加強紡織產業的原料保障,維護產業安全穩定,建議加快培育發展生物基化學纖維制造產業。”邵長金說。
他建議,可以充分利用農作物廢棄物、竹、麻、速生林及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發展以生物可再生資源替代化石資源的工業原料路線;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和支持,對生物基化學纖維產業給予政策大力支持;支持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生物基化學纖維產業技術水平,重點突破部分生物基單體和原料的關鍵制備技術,推動關鍵裝備國產化,推動重點品種的規;统杀旧a,補齊短板;拓展生物基化學纖維在紡織品服裝領域的應用,降低紡織工業對化石資源的依賴。此外,還要做好我國溶解漿等生物基纖維原料產業布局和規劃。
加大綠色纖維研發力度
邵長金對記者表示,在新發展理念和“雙碳”目標指引下,綠色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我國化纖行業承擔著重要使命和責任,行業企業均處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新征程中。新鄉化纖也在圍繞“做強主業,延伸產業”發展戰略,專注于纖維制造,持續發力優勢產業。
談及新鄉化纖在綠色發展轉型上的成果,邵長金如數家珍。在“雙碳”背景下,新鄉化纖把綠色作為描繪企業發展成果的最美底色,將低碳、綠色和創新貫穿始終,探索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公司將生物處理技術運用于處理粘膠纖維,污染廢氣的排放量降到35%以下。同時,公司注重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創雙級膜法酸性廢水回收技術,年減少新鮮水采水量450萬噸。公司還不斷探索綠色低碳的工業發展路徑,利用屋頂、停車場等空間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讓這些屋頂成為“自帶流量”的發電廠。
2022年,新鄉化纖推出了Bailu-ECO長絲、首款零碳再生纖維素長絲,注重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并研發出新的綠色紡織技術及綜合利用路徑,努力實現可再生植物纖維原料替代進口纖維原料。
“目前,新鄉化纖已經加大綠色纖維的研發力度,致力于打造我國綠色紡織產業的領導者和綠色紡織產業生態體系開創者。未來五年,新鄉化纖將以‘科技、時尚、綠色’行業新定位,突出研發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構建產品全產業鏈綠色生產體系,打造我國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鄙坶L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