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呂寒:央企科技公司價值有望重估
過去幾個月,在市場震蕩調整中,低估值高分紅板塊表現較好,國有大型銀行的股價更是屢創新高。站在當前時點,投資者該如何布局?
融通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呂寒表示,在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經營穩健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央企板塊值得關注,尤其是兼具科技屬性的央企科技公司,可能是投資者順勢而為的布局方向。
央企板塊有望重估
呂寒認為,同海外市場飆漲的科技巨頭相比,A股科技板塊的估值明顯較低,從中期看有望得到重估。
從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來看,央企經營的穩健性和利潤的確定性正在被市場重新評估。通常來說,央企主要集中在事關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科技的領域,以及一些傳統的周期性和制造業板塊,大多處于成熟產業,經營、現金流和利潤均相對穩定,股價波動性也相對較小。今年以來紅利資產持續上漲,反映了市場對確定性資產的追捧。
從估值角度來看,納斯達克指數的估值高達三四十倍,處于過去20年來的高位。反觀A股,創業板指數的估值接近歷史底部。從央企科技板塊來看,中證誠通央企科技創新指數的估值處于相對底部,對投資者來說,當前或是較好的布局時期。
從基本面來看,過去幾年,央企的凈利潤增速顯著向好,凈資產收益率和盈利增速大多超越了市場平均水平。
央企在科創領域扮演領頭羊角色
事實上,很多國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十足,讓呂寒印象深刻。
以呂寒調研的一家化工企業為例,該公司的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在廠區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只需通過中控大屏幕,就可以監控每個生產環節,及時提示風險并有流程化的處理機制。
“在園區內,我們沒有聞到任何刺激性氣味,這表明他們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其生產工藝也更具有科技含量。”呂寒補充道。
在呂寒看來,央企在科技創新領域扮演著領頭羊和先行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可能會感受到智能汽車、掃地機器人等高科技,通常不會察覺出基礎設施方面的硬科技,如電網公司在智能電網上的創新和突破等,而這些央企的科技創新由于沒有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通常不會被消費者明顯感知到。
通過指數進行布局
過去一兩年來,中國誠通與中證指數公司聯合開發了一系列央企指數,包括中證誠通央企科技創新指數、誠通央企紅利指數、中證誠通國企數字經濟指數、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等。作為中國誠通旗下融通基金的基金經理,呂寒曾協助編制了部分指數。
呂寒表示, 在協助編制中證誠通央企科技創新指數時,他們結合國家戰略和央企特征,創新了編制方式。比如,科技創新不局限于科創板或創業板,而是存在于整個市場,包括成熟板塊中的企業。在編制方法上,在定義科技創新范圍時,不僅包括TMT,還有高端制造、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等行業。
“我們采用研發投入、專利產出和股權激勵三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分,篩選出50只成分股。”呂寒表示,這些指標既符合科技特性,又符合央企特性,在選擇成分股時,還考慮了權重的分散性,對個股權重設置了10%的上限,以減少波動性,使指數表現更加穩健。
呂寒表示,編制上述指數時,在對創新進行衡量時,他們選擇了專利而非研發投入作為衡量標準,可以更穩定、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創新行為。
“作為一種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股權激勵能夠促進企業長期穩定地進行創新活動,從而為企業帶來持續的價值增長。”呂寒進一步解釋說。
在呂寒看來,央企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科技則是具有潛力的板塊,央企與科技雙聯動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現科技強國戰略的抓手。憑借央企、科技的雙重屬性,中證誠通央企科技創新指數中長期業績表現優異。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指數進行布局。